粽叶儿飘香,我将您思量
轻盈的时光
在指缝间悄然消失
送走温馨的五月
些许的怅惘
些许的蜜意
交织在淡蓝天空下一束阳光
纷至沓来
荷韵的清凉
蚕豆的淡甜
粽子的飘香
而你,踏着深深浅浅的梦行
在不变的六月
裹着碧绿心事
于端午邂逅而牵念


小时光

春天的时候我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。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,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,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。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,挨祖母骂了,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。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“小脚粽”,大概算世界上又好看又好吃的粽子。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,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,塞紧包好,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。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,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,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,挂着香喷喷、沉甸甸的。
苏童----《祖母的季节》


插艾草

我认识艾草,是在端午节日里。还记得小的时候,每到这一天,母亲便从河沟滩上,割了一些回来,插在家里的门楣或是窗户上。那时我天真地向母亲问道,这样做是为了什么。母亲平淡地只是说,这是过五月端的一个习俗,老辈们一直都这样做的。(盱眙人称端午节叫做五月端,但在读音上则是五月冬)如今我在看了一些书籍后,才明白人们这样做是为了祛除蚊虫秽物进入房舍。就像在这一天里给小孩画雄黄王字,人们喝一些雄黄酒一样,都是为了避祸保平安。
一阵微风轻轻拂过,艾草悠悠摇荡。些许清香,淡淡地在弥散,那是一种特别的香。在这样的香气里,我想起了去年秋天的母亲。
雪落雨田----《艾草》


挂香囊、彩线、蛋兜

家乡的端午,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。系百索子。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,系在手腕上。丝线是掉色的,洗脸时沾了水,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。做香角子。丝丝缠成小粽子,里头装了香面,一个一个串起来,挂在帐钩上。贴五毒。
丰子恺----《端阳忆旧》
敬份孝心 圆梦心愿(端午代祭服务)
你可曾还记得小时候的端午,妈妈包的粽子,爸爸编的蛋兜,奶奶做的香囊、爷爷挂的艾草------他们的背影,我们的欢笑,是否记忆犹新?